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碘伏为什么叫碘伏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碘伏为什么叫碘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碘伏的沸点?
184.35℃
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,也叫PVP的不定型结合物。PVP可以溶解分散9%-12%的点,此时呈现紫黑色的液体,但医用的碘伏通常浓度较低,1%或者更低,呈现浅棕色,碘伏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杀菌消毒剂,现阶段已经基本代替紫药水、碘酒等传统消毒剂。
碘伏可以中和水银吗?
碘伏不可以中和水银
汞(Mercury,Hydrargyrum)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,别名水银,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6周期、第IIB族,属于ds区元素,化学符号为Hg,原子量为200.59,原子序数为80[2],是一种无明显气味的银白色的液体,也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。汞可溶于氧化性酸,比如硝酸和热的浓硫酸,但与稀硫酸、盐酸、碱等都不反应。
水银和碘伏不能中和。
碘酒是单质碘的无水乙醇溶液,它不能吸附或者中和水银。单质碘与水银会生成剧毒的碘化汞晶体,远超金属汞蒸气的毒性。
游离的碘与汞不会发生反应的,碘化汞的生成可能是在一些氧化还原反应或者置换反应中发生的。
医用碘伏和医用酒精有什么区别呢?
碘伏VS酒精——用途区别
医用碘伏又叫:“聚维酮碘溶液”,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,是一种消毒防腐药。可用于皮肤和粘膜的消毒,也可治疗烫伤。碘伏对大多数细菌包括霉菌都有杀灭作用。
对于烧伤、冻伤、刀伤、擦、挫伤等一般外伤用碘伏消毒效果很好。
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,主要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。
一般日常生活中购买到的医用酒精为75%浓度,常用来消毒或处理伤口。具有很大渗透力,它可以进入到细菌的内部从而将杀灭。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,处理伤口时可引起患者疼痛等不适感。临床常用75%溶液作为消毒剂预防针眼感染。
低浓度的酒精还有另外的作用:40%~50%的酒精***长期卧床患者的受压部位可预防褥疮。少许酒精倒入手中,均匀地***患者受压的背部、腰部,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防止褥疮形成;25%~50%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。酒精易挥发,擦拭高温患者的皮肤,可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,达到降温的目的。酒精的浓度不宜过高!
碘伏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碘元素本身,它可卤化菌体蛋白质,与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使其变性使酶失去活性,导致微生物死亡。并在治疗创面形成极薄杀菌膜,缓慢持久地释放有效碘。
酒精消毒的作用机理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,从而杀死细菌。
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,并且它是[_a***_]。医用酒精是植物原料产品,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,与酿酒工艺差不多,但蒸馏温度比酒低,蒸馏次数比酒多,纯度大,所以度数高,出量高,含酒精以外的醚、醛成分比酒多,不能饮用,但可接触人体医用。
医用酒精一般为70%---75%的乙醇。除去乙醇还含有甲醇,乙酸,乙醛,正丙醇,异戊醇,异丁醇,不挥发物杂质等等。 医用酒精误服也不用太紧张,这个不像工业酒精含有有毒物质,但这么高的浓度,对嘴与肠胃会有很大的灼伤。医用酒精一般是用来给伤口消毒用,药店比较常见的是75%与95%两种规格。
75%的酒精用于消毒。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,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。若酒精浓度过低,虽说也能进入细菌,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,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。
95%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等,平常人一般有玩单反什么的还可以擦拭摄像头什么的。40%~50%的酒精可预防褥疮。长期卧床患者的背、腰、臀部因长时间的压迫与不通风会形成褥疮。 25%~50%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。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,达到降温的目的。很多人由于孩子太小不给吃药,用这个方法。
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(Povidone)的不定型结合物。聚乙烯吡咯烷酮可溶解分散9%~12%的碘,此时呈现紫黑色液体。但医用碘伏通常浓度较低(1%或以下),呈现浅棕色。
碘伏一般用于皮肤外伤的消毒,比如轻度烧伤烫伤,冻伤,刀伤等,有良好的消毒效果,碘伏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,所以保存和使用时应该尽量避开金属。碘伏还可以用于清洗蔬菜,水果餐具等等
碘伏与酒精相比,引起的刺激疼痛轻微易于被各种病人接受,也不易挥发、不易引起火灾等。医疗上慢慢取代了医用酒精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碘伏为什么叫碘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碘伏为什么叫碘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